耳朵/听觉健康/声线

你孩子的听觉有问题吗?

发展语言、与人沟通、学习新事物及对四周突然而来的声响作出警觉等,都需要有敏锐的听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听力障碍会影响他们在学业、语言、社交和行为上的发展。

听力障碍可以是先天性的,亦可能是由疾病、创伤、药物等造成。轻微的听力障碍或会较难观察得到,但我们可从孩子日常的行为,得到一些启示。

以下是孩子出现听力障碍的一些征兆:

  1. 耳朵不适

    • 感到耳痛或耳塞
    • 常拉扯耳朵或按摩耳道入口
    • 流耳水、耳朵有异味
    • 耳鸣
  2. 在以下情况难以听到及理解别人的说话

    • 别人低声说话,或说话时没有直接面向孩子
    • 孩子远离声音来源(例如坐在课室的后排),或身处嘈吵环境
  3. 在课堂上有以下的表现

    • 聆听时,常把身体倾前,把头侧向一边,或特别注意讲者的口形与面部表情
    • 难以确定声音来源
    • 谈话时,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
    • 参与群体活动时,不能对口头指示作出实时反应,只能在观察同学的反应后才能有所行动
    • 依靠同学的笔记和讲解才明白老师授课的内容
    • 英语读默时,常把字尾的"s"遗漏
    • 要依靠聆听的科目中,成绩比其他科目差
  4. 与人相处或交谈时的表现

    • 混淆语音相近的字词,例如把"先"误作"天"
    • 语音不清晰
    • 言语表达与理解能力较同龄学生差
    • 情愿独处,不爱群体活动

听力测验

听力测验是诊断听觉是否有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听力测验时,孩子只需戴上耳筒及依照测验员的指示对声音作出反应,过程约需数分钟。测验报告可显示听力是否正常。如有弱听,报告更可显示出它的程度及类别(感觉神经性、传导性或两者的混合)。再配合其他的检查,医生或听力学家可提出医治或康复之建议。

如何保护听觉

不要以硬物清理耳道,更不可把外物放进耳道。在正常情况下,耳垢会因皮肤的新陈代谢移向耳道外,所以不用动手清理。若有外物误进耳道,应找医生治理,自己挖耳可能会把外物推得更深入耳内,也可能弄伤耳膜。

游泳及洗头发时,要保持耳道清洁及干爽,可用耳塞或棉花球防止污水流入耳内,其后应尽快以干布或棉花球揩去耳内的水。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有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承受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受损的风险。过大的声量,可令耳朵不适及引起耳鸣,长期身处声浪过大的地方,更可引致弱听。预防措施包括:

  • 避免长时间在游戏机中心、和卡拉OK等声量过大的地方逗留。
  • 避免玩耍会发出过大声浪的玩具,例如气枪;在遇到巨大声浪如打桩或修路等工程时,应用手掩着双耳。
  • 避免长时间以非常高的音量使用耳机,以下措施可以来帮助您的孩子以适当的音量聆听:
    • 使用设有音量限制装置的手机/平板计算机,可以将最高输出限制于安全范围内,即80分贝或以下。
    • 使用主动降噪耳机可以中和环境噪音,从而减少调高音量的需要。
    • 选用舒适而配合使用者头/耳尺码和形状的隔音耳机,可以帮助防止声音泄漏,减少调高音量的需要。选购贴耳式耳机,应留意头梁是否配合孩子头部尺码和形状,以及是否能够把隔音耳垫舒适地紧贴在耳廓上。入耳式耳机常附送不同大小的隔音耳塞,请选用能够舒适地密封耳道的尺码。
    • 使用耳机的安全上限: 音量最高只可调校至最高输出量的六成(60%),在这音量每天总共不可使用多于60分钟。若需要较长时间使用耳机(例如网上学习),应把音量调到中至低(最高输出量的五成(50%)或以下),应该定时让耳朵休息并避免长时间使用。

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如亚士匹灵)可引起耳鸣及听觉受损,应依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擤鼻时应紧压一边鼻孔,轻轻擤出另一边的鼻涕。这样可防止鼻腔和鼻咽的污物经耳咽管感染中耳。

若孩子患有鼻敏感或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应留意孩子的听觉。

避免头或耳部受伤。

家长若发现子女有弱听或耳病的征兆,应尽快请教医护人员,及早治理可防止问题恶化。

卫生署辖下的「学生健康服务中心」设有听力检查服务,家长若怀疑子女的听力有问题,可在健康检查时向医护人员请教。

(二零二二年六月修订)

PDF 列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