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桥

本通讯旨在加强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和学校之沟通

二零一二年九月第五十六期

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出版

 

编者的话

一双耳朵是身体上重要的器官,我们可以聆听别人的说话,学习知识;又可以藉着听音乐,大自然的声音来舒展身心。

虽然我们天生有一双好耳朵,但常常忽略了保护耳朵,例如长时间以高音量听音乐,以棉花棒或硬物挖耳朵等,听力便会慢慢受到伤害,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受了伤害的听力,可能难以复原的。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学生健康服务听力学家特别在今期的彩桥为我们解释外耳的护耳之道。希望同学可以好好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健康专题 - 外耳保健

学生健康服务听力学家

何赐德先生

 

外耳是听觉系统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度关口。健康的外耳既能让外界声音造成的空气粒子振动,传递到鼓膜;也可以把有害的东西(昆虫、细菌)阻隔,让鼓膜免受伤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外耳健康问题,例如耳垢阻塞、外耳炎和异物入耳。

 

1. 外耳的结构

外耳好像喇叭,能收集声音和辨别声音方向。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耳廓

耳廓俗称耳朵,位于头部两边,耳廓除耳垂由脂肪和其他软组织构成外,其余部分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耳廓的形状有利于聚集声波能量、收集声音,还可以判断声源的位置。

 

外耳道

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开口的一端于耳廓中心,另一端在鼓膜终止。成年人的外耳道长约 25mm。外耳道是一个有效的共鸣腔,能加强声波振动,并引起鼓膜振动。外耳道外侧1/3由软骨构成,最阔的位置直径约有9mm,表面有约1mm厚的皮肤复盖,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这些腺体的分秘物和从外耳道表皮脱下来的皮屑结成耳垢。

外耳道内侧2/3由骨骼构成,接近鼓膜的部分是最窄的,直径只有5mm。外耳道内侧的皮下组织很薄,只有0.2mm,可说是皮包骨,而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互相紧贴,不易移动,所以外耳道肿胀时,内侧因张力较大而疼痛剧烈。外耳道内侧的皮肤的感官由迷走神经支援,如把棉花捧放得太深,有可能受刺激而引发咳嗽的反应。

 

鼓膜

鼓膜俗称耳膜,是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的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其外侧面向前下外倾斜。鼓膜周边较厚,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中心凹向中耳,称鼓膜脐,其内侧面为内耳的听小骨。鼓膜能随声波而振动,故能把声波刺激经听小骨传到中耳。

 

2. 耳垢

主要成分

耳垢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1.从外耳道表皮脱下的皮屑里的角质细胞。

2. 外耳道外侧腺体的分泌物。而分泌的腺体,有皮脂腺及耵聍腺。

皮脂腺位于毛发根部,分泌皮脂,主要成分为三酸甘油酯,具有抗菌和防水特性。而分泌量在冬天较多。耵聍腺在正常外耳道数目有一至两千个。有研究指出耵聍腺在受到交感神经刺激时会增加分泌。最初分泌物是牛乳状,但与空气接触后变成褐色带黏性物质,与皮脂及表皮细胞角质的脱屑相混后,成为耳垢。

 

耳垢的种类与遗传

耳垢可分为两种:「干」型与「湿」型。干型耳垢颜色为淡灰或灰褐色,质地干而易碎,被称为「米糠」型耳垢。干性耳垢成分以脱屑里的角质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为主,密度很低,不会造成阻塞。

湿型耳垢颜色为褐色,质地湿而粘,被称为「密蜡」型耳垢。其成分除脱屑里的角质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之外,主要为耵聍腺的分泌物。湿型耳垢有些软而浅褐色,有些硬而黑褐色。通常长期暴露空气中的湿型耳垢会因脱水和氧化而变硬和颜色转深,而混有外耳道毛囊和尘埃的耳垢亦比较硬。湿型耳垢密度较高,偶然会造成阻塞。

遗传学调查发现,耳垢类型乃由一对基因控制,湿型耳垢为显性遗传。在白种人及黑种人族群中,湿性耳垢占大多数;而在亚洲人中,干型耳垢占多数。

 

耳垢的功能

耳垢会包复在外耳道的毛发及外表皮上,耳垢特有的黏性,可使进入的异物例如尘埃和昆虫被粘住而卡在浅处,不致进入接近鼓膜部分。

耳垢内的油性物质滋润外耳道皮肤,并形成防水保护层。缺少耳垢会使外耳道皮肤干燥、痕痒。

耳垢内有抵抗细菌和真菌的功能保护外耳道,目前研究显示干湿两型耳垢成份比例虽有不同,抗菌力则是不分上下,至于是耳垢的哪种成份有这种杀菌效果,据推测是与耳垢中的三酸甘油酯有关。

 

耳垢需要定期清理吗?

其实大部分人不需要清理耳垢。因为外耳道有自动清理功能,可将皮屑向外输送出去。这功能可能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旧细胞逐渐被接近鼓膜那边的新生成的细胞「推」出来;二是在表皮细胞分化成的过程中细胞主动向外「爬」出去。

许多人尝试用棉花棒来清除耳垢,可是棉棒头并不适合挖出耳垢,使用棉棒掏耳,不仅妨碍耳道清理功能,还可能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耳膜伤害及外耳道感染。使用不洁的工具挖耳是导致外耳炎的常见原因。若棉棒的棉花球在耳内脱落,更会造成异物入耳,对耳朵有不良影响。

 

耳垢阻塞

症状

一般而言,只要还有一些小空隙可让声音通过,人们都很难觉察到耳垢的存在,最多只是有局部瘙痕感。在一个几乎完全阻塞的耳道,一旦不小心进水,如洗澡或游泳,由于耳垢湿水后膨胀,会造成耳朵压力感、胀痛感及短暂的听力丧失。

当耳垢完全堵塞外耳道时,除了会有耳胀不适及听力下降之外,也有时会有和脉搏一致的脉充性耳鸣。耳垢堵塞至耳道深处的时候,偶然有晕眩;而牙骹活动时可有耳痛和听到很吵耳的声音。若有这种情形,就应该请教耳鼻喉科医生意见。

 

普遍性

耳垢阻塞的问题只在少部分人身上出现。在华人社群中耳垢阻塞不算普遍,因为耳垢阻塞最常由湿型耳垢造成。按学生健康服务的记录,小一学生因耳垢阻塞而听力减弱的比例低于0.5%。

 

成因

造成耳垢阻塞的原因,除了可能因耵聍腺分泌较多外,耳垢的角层细胞呈现紧密的排列,也使这些耳垢显得偏硬,而令耳垢特别容易结聚,造成阻塞。另外,下列原因可能令耳垢在外耳道.堆积凝结,堵塞外耳道:

  • 尘埃异物进入外耳道和耳垢混合
  • 外耳道因各种刺激致耵聍分泌增多
  • 外耳道畸形、狭窄、异物等妨碍耵聍向外脱落,而在外耳道内堆积。

 

耳垢阻塞的清除

 

在以下情况,应清除外耳道的耳垢:

  1. 怀疑耳垢造成听力障碍
  2. 耳垢遮住耳膜妨碍诊断耳科病症(例如中耳炎等)
  3. 需要长期使用助听器或深耳道式耳塞的人士

消除耳垢时建议按医护人员的指导使用耳垢软化剂。另外,坊间有使用耳烛清理耳垢的做法,但现在仍没有证据显示这方法有效。而有不少个案是因使用耳烛而做成外耳炎和面部烧伤的。

 

3. 外耳炎

外耳炎是外耳道表皮层的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偶然也有真菌或病毒感染。主要病征是耳道发痒。偶然有发烧和有水或脓状液体流出。

其中较常见的急性外耳炎是细菌感染,成因是外耳道的耳垢保护层及皮肤有破损。急性外耳炎多发生于游泳者,因此又称「泳者之耳」,游泳时弄湿耳朵、积水或搔挖过度会伤害外耳道皮肤,造成细菌侵入感染,引起发炎。异物进入外耳道,如果得不到适当处理,亦容易引致外耳道炎症。此外,洗头、洗澡、婴儿吐奶或流口水时污水倒流至外耳,也容易造成外耳发炎。

而中耳炎患者,脓液流向外耳道,会引至外耳道受感染。过敏体质,体弱及糖尿病患者,亦易患上此病。

 

症状

急性外耳炎初期,耳朵有些微搔痒肿胀感,若外耳炎属轻微程度,有时会自行痊愈。但若因痕痒而以异物掏耳、搔抓,就可能使发炎继续扩大。患者开始有耳部胀痛、耳道灼热,甚至流脓。更严重的还会使耳部周围局部淋巴腺肿大,耳朵刺痛流脓,发高烧,全身无力。

 

外耳炎的治疗:

  • 按医生指示服用抗生素及滴耳药水,防止细菌扩散。
  • 清除外耳道积存的异物及耳垢,保持外耳道干爽及清洁。
  • 暂停游泳以防止污水入耳。
  • 洗头或沐浴后,立刻清除外耳道积水。如仍觉有湿气,可以用风筒将凉风短暂地吹入外耳道,驱走湿气。(不要持续地把热风吹向耳道,否则会引起晕眩)

 

预防外耳炎

  • 避免用硬物挖耳,注意个人卫生。
  • 保持外耳道干爽,清洁及不损伤。若曾患有外耳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水耳塞,在游泳、沐浴或洗头时可避免污水进入耳内造成感染。
  • 若有水进入,应尽量让水自然流出,可侧头及把耳廓拉后向上后方,并用大棉花球在耳道外吸干流出来的水份。勿用普通粗棉棒在耳道内转动,以免伤及耳道皮肤。
  • 佩戴耳道式耳机或助听器的人士应避免耳道长时间处于闷湿的环境,以免细菌繁衍。耳机的耳塞应定期消毒或更换、助听器在使用后应用干布抹净及放在干爽的盒子。
  • 避免让婴幼儿躺着喝奶,以免奶液溢入或倒流入耳内,引起发炎。

 

4. 异物入耳

因为外耳道弯曲,异物入耳时可能被卡着。蚊子等小昆虫,偶然会飞入或爬入外耳道。小孩可能会故意将小豆、珠子、胶擦等塞入耳道。采耳时可能不慎将折断的木签,棉花或纸屑等物遗留在耳道内。异物入耳有机会引到感染或外耳道破损。

 

异物入耳的处理

1.可用电筒照向耳道口,诱使小虫沿光线爬出来。昆虫体积较大,可用食油滴入外耳道,将它浸死或使它动弹不得,以减低对外耳道的伤害,然后再往急症室求诊,由医生处理。

2.如因人为因素导至异物入耳,切勿自行强行将异物取出,以免将异物推入深处,应尽快前往急症室由医生处理。

 

总结

外耳具有天然的自我保护能力,大多数人不须刻意护理,而少数容易患上耳垢阻塞和外耳炎的人士,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处理,不应胡乱自行清理或用药。

资料来源

Ballachanda BB. (1995) The human ear canal: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erumen management.

Singular Press: San Diego
Clegg AJ, Loveman E, Gospodarevskaya E, Harris P, Bird A, Bryant J, Scott DA, Davidson P, Little P, Coppin R (2010) The saf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earwax remov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vol.14 (28)pp.1-192

McCarter DF, Courtney AU, Pollart SM (2007) Cerumen Impac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vol 75 (10)pp.1523-8

 

心声版

你可能喜欢听歌、听音乐或喜欢听大自然的海浪、雀鸟声,但如果你的听觉有问题,什么也听不到,你会怎样?

如果我们有一对健康的耳朵,就要好好的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伤害,让我们分享一下同学们的护耳方法。

  • 看电视应调适当音量!不要长期用耳机听音乐!
  • 在高噪音的地方工作,要戴耳塞。
  • 不要乱挖耳朵,不要将异物放进耳朵。
  • 少用耳机听歌,少去嘈吵的地方,最重要是少听是非和粗言秽语。
  • 远离地盆的噪音!
  • 耳朵不适,要看医生。
  • 不要用棉花棒挖耳朵。
  • 游泳或洗头时,避免让水进入耳朵。
  • 不要拍打耳朵。

 

健康通讯站:

健康通讯站:

你好!

最近哥哥在房内添置了一套Hi-Fi,他爱戴着耳筒边听流行歌曲边做功课。由于他喜欢把声量调较得劲大,我在房内温习时,也能清楚听到他正在收听什么音乐,使我不能专心温习。我和妈妈也很担心,怕哥哥的听觉会受影响。

敏敏上

亲爱的敏敏:

多谢你的来信。

从信中得知你非常关心哥哥。长时间使用耳筒收听声量过大的音乐,是可能会对听觉做成损害的。因此请你或家人耐心地向他解释,并提醒他用耳筒收听音乐时,要把声量调较至中度或以下,若以1为最低声量而10为最高,要将声量调至5或以下。而使用时下较深入耳道的耳塞时,便要将声量调至4或以下。而且聆听时间应定在一小时以下,并应避免在嘈吵的环境使用耳筒收听音乐。大家也要紧记;悦耳之声靠听觉,护耳之道要醒觉。

学业进步

健康通讯站

 

健康常识小贴士

有趣健康常识Q & A

耳鸣是在没有外来声音时,仍然感觉到的耳内声响,以下那一项是预防耳鸣的方法:

1 . 避免长期曝露于过度喧闹及吵杂的环境中

2 . 使用耳筒机时应将声量调至中等

3 . 不胡乱服用药物

4 . 以上皆是

答案: 4. 以上皆是

 

健康小贴士

曾经患有外耳炎的同学,于游泳、洗头和淋浴时,应小心避免污水进入耳内,造成感染。

 

健康通讯站

 

如欲查询有关学生健康上的问题,欢迎与本通讯站联络。

请在信纸上写上你的姓名、地址及联络电话。

九龙观塘启田道九十九号篮田分科诊所四字楼健康通讯站

 

编辑委员会:何振联医生、黎昭华护士、陈淑仪护士、蔡赛凤护士、陈建佩护士

电话:2349 4212 / 3163 4600  传真:2348 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