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情緒相關狀況

當我們預計會遇到考驗或危險時,焦慮情緒會提醒我們作出準備。但當焦慮情緒在不適當的時候出現或出現過於頻密,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我們便需要考慮尋求專業協助,以防止情況惡化。

如你有焦慮情緒問題,你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 避免「無建設性」的思考方法
    它們是沒有幫助的想法,會在腦海裏重覆出現,令你想到會出現很差的情況,引起焦慮的身體反應,造成情緒困擾,例如:
    • 災難化 – 假設將會發生的事情是不好的,而且比真實的情況還要惡劣很多
    • 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 – 把事情簡化到只有最極端的情況,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 偏執的思考模式 – 這類的思考模式專注於事情「應該」/「必須」如何處理,而不是簡單地以其性質來理解它們
    • 妄下定論 – 假設自己可以知道其他人的想法,或可以預測未來發生的事
    • 傾向負面 – 排除正面的經歷並專注負面的經歷

  • 憂慮時段
    每天設定15-20分鐘的「憂慮時段」。在這段時間以外出現的憂慮想法,先把它們寫下來,留待下次「憂慮時段」才去想它們

  • 刻意分心
    做些簡單又有趣味的活動,使自己的注意力離開憂慮想法

  • 自我提示
    提示自己客觀地思考:「在一星期後、一個月後、甚至一年後,我還會為今天這件事情憂心煩惱嗎?」,「我是否高估了出現很差情況的可能性呢?」

  • 解決問題
    與其被動地受所憂慮的事情困擾,不如主動檢討和解決問題。集中想想自己在事件中學習到些什麼,以及如何能作出改善

  • 多做運動
    運動是「情緒良藥」,有助集中精神及協調呼吸,使人身心放鬆,抵抗壓力,減少出現不必要的憂慮

  • 把逃避減至最少
    逃避會令焦慮問題持續。嘗試面對你的恐懼來練習應付它們。可循序漸進地,從易到難去學習面對自己所害怕的事情

  • 做鬆弛練習
    做身心鬆弛練習,例如深呼吸練習、肌肉鬆弛練習等

  • 分享想法和感受
    多與家人和師長好友等分享想法和感受,使他們更能體諒、支持和幫助你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