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橋

本通訊旨在加強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和學生之溝通。

二零一七年九月 第七十四期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出版



編者的話

擁有良好的聽力,對於語言發展,學習能力及社交活動都是相當重要的。今期我們邀請了聽力學家為大家介紹有關弱聽的資料。透過介紹,希望讀者對聽力障礙的篩查、常見病因及徵狀、治療與支援服務以及預防方法有更多的認識。



弱聽知多少

出生至七歲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能夠在這期間持續清楚地聽到別人的說話和環境的聲音,可以為日後的社交和學習能力打好基礎。參考不同地區的數據,初生嬰兒每一千人有一至兩位患永久弱聽,到求學的年齡每一千人約有三位患永久弱聽。不同程度的弱聽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同的影響,但只要及早發現及給予適當的支援,弱聽的孩子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聆聽經驗和與別人互動的機會,令孩子語言、社交和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減至最低。


聽覺系統的結構
聽覺系統的結構

聽覺系統出現問題的成因有很多,較常見的成因包括以下例子︰

出現問題的位置 常見例子 注意事項
先天 (包括先天遲發) 後天
外耳或中耳
(傳導性弱聽)
遺傳性
先天外耳閉鎖、先天聽小骨鏈異常、耳骨硬化
- 耳垢阻塞、外耳炎
- 耳膜破裂、中耳炎/積液
- 中耳聽小骨因頭部創傷或中耳炎出現異常
雖然在童年甚為普遍,只要及早治療,後天傳導性弱聽通常可以痊癒,多數是暫時弱聽。
內耳耳蝸或聽神經受損
(感音神經性弱聽)
遺傳性
基因突變
- 細菌或病毒感染
- 噪音損傷
- 使用耳毒性藥物
- 自體免疫內耳疾病
- 頭部受傷
佔兒童永久弱聽的大多數。因為耳蝸和聽神經受損後甚少可以完全復原,所以需要多加注意。
非遺傳性
- 早產/生產期間受傷害/缺氧
-
 母親在懷孕初期感染病毒
-
 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耳毒性藥物
-
 嚴重黃膽
混合性弱聽
(傳導性弱聽和感音神經性弱聽同時發生)
遺傳性
造成先天頭頸顱面異常的遺傳綜合症
本身有感音神經性弱聽的兒童患上耳垢阻塞、中耳炎/積液 在及早治療後,傳導性弱聽的部分通常可以痊癒。
  • 漸進性弱聽較多在六歲之前出現,家長應按醫生/聽力學家指示為年幼患有弱聽的孩子定期覆檢聽力,以便及早發現聽力的變化。

聽力障礙的徵兆

要找出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我們可從他們日常的行為或反應中,得到一些啟示。 以下是聽力障礙的一些徵兆:

1. 耳朵的不適
  • 感到耳痛或耳塞
  • 常拉扯耳朵或按摩耳道入口以減少耳朵的不適
  • 流耳水,耳朵有異味
  • 長時間耳鳴
2. 難以聽到及理解別人的說話,尤其是在
  • 說話聲量較小、說話時遠離或沒有面向學童時
3. 與人相處或交談時的表現
  • 混淆語音相近的字詞,例如把"先"誤作"天"
  • 語音不清晰
  • 言語表達與理解能力較同齡學生差
  • 情願獨處,不愛群體活動
4. 在課堂上有以下的表現
  • 聆聽時,常把身體傾前,把頭側向一邊,或特別注意講者的口形與表情
  • 難以確定聲音來源
  • 坐在課室後排時聆聽表現較差,較難留心聽課
  • 談話時,常要求別人重複說過的話
  • 活動或集體遊戲中,不能對口頭指示作出即時反應,只能在觀察同學的反應後才能有所行動
  • 依靠同學的筆記和講解才明白老師授課的內容
  • 英語讀默時,常把字尾的"s"遺漏
  • 要依靠聆聽的科目中,成績比其他科目差

適當支援的重要性

正常聽力或弱聽而及時得到適當的支援,使孩子有持續而良好的聆聽經驗,令他們︰

  • 有較好閱讀和寫作能力
  • 可以用語言與別人交流
  • 有正常發音及說話能力
  • 學習欣賞音樂
  • 能回應環境聲音

弱聽而沒有及時得到適當的支援,使孩子沒有完整的聆聽經驗,會造成︰

  • 發音不正
  • 語言能力遲緩
  • 社交上的影響
  • 學習進度緩慢

遲發/後天永久性弱聽的相應支援

輕度 提供清晰的語言示範及良好的聆聽環境 縮短談話時的距離、減少環境雜音

中度及中重度

需要較持續和密切的支援 讓孩子及早配帶助聽器及安排言語治療
重度及深度 需要較持續和密切的支援 部分需要植入人工耳蝸
  • 如果孩子的聽力轉差,相關的支援也需要調整,才可以配合孩子的成長需要。

健康建議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事項以保護聽覺︰

1. 注意個人衞生,避免感染一些可以影響聽覺的傳染病,如麻疹、上呼吸道感染、腦膜炎、中耳炎等,可考慮接種麻疹疫苗和儘早求醫。如發現子女有弱聽或耳病的徵兆(尤其是短時間內突然聽不到聲音、伴隨耳痛、暈眩或耳鳴的症狀)應盡快請教醫護人員,及早治理可防止問題惡化。
2. 避免頭部受撞擊,特別是耳朵附近,基底顱骨/顳骨骨折可傷害耳蝸,引起弱聽。
3. 盡量避免停留在嘈吵的環境,過大的聲量可令耳朵不適及引起耳鳴,長期身處聲浪過大的地方,更可引致弱聽。使用耳筒時應把音量設定在最高音量的60%或以下,每天不超過60分鐘。
4. 不可胡亂服用藥物,應在醫生及藥劑人員指導下使用藥物。過量使用某些藥物(如過多的亞士匹靈)可引起耳鳴及聽覺受損。部份抗癌藥物及注射用的抗生素有機會影響聽覺。用藥的孩子應按醫生指示定期覆驗聽力。

預防方法
及早發現弱聽,以得到合適支援

如察覺孩子對別人的說話/聲音沒有正常反應,以及語言/學習發展遲緩,請主動向醫生查詢,安排聽力檢查。已確診弱聽的兒童,應定期覆驗聽力,以及早發現聽力的變化和得到更適合的支援。

透過聽力測驗可診斷聽覺是否有問題。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會為小學及中學學生提供周年健康檢查,其中包括聽力測驗及在有需要時安排進一步評估及跟進。



總結

良好的聽力對孩子的言語發展、與人溝通及學習新事物都很重要,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聽覺。若孩子有聽力障礙的徵兆,要盡快向醫生查詢,及早治理以防止問題惡化。即使孩子聽覺轉差,只要調整相關支援,亦能配合孩子的成長需要。



資料來源

1. Dumanch KA, Holte L, O'Hollearn T, Walker E, Clark J, Oleson J.(2017) High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hood Hearing Loss: A 3-Year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 26(2):129-142.
2. Kenna, M.(2015) Acquired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Otolaryngology Clinic in North America 48 933-953
3. Watkin PM, Baldwin M. (2011) Identifying deafness in early childhood: requirements after the newborn hearing screen Archives of Diseasesin Childhood .Jan;96(1):62-6.
4.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2015)。“你孩子的聽覺有問題嗎?”


本刊物由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出版

電話:2349 4212 / 3163 4600 傳真: 2348 3968

如有意見,可電郵至 shsbridge@dh.gov.hk 給本刊編輯部

(二零一七年九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