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
家長篇 教師篇 小學篇
作為年青新一代,相信你也有經常使用電腦及上網的習慣。我們只要按按手上的鍵盤就即時可以知道天下事,方便快捷;也可以透過社交網站隨時與朋友保持聯繫;亦可以在網上討論區對自己所關心的事自由發表意見。不過,若我們不懂得適當地使用互聯網,它會帶來風險及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要提高警覺及做個網絡好公民,以正確及負責任的態度,在網上和別人有正面的交流。


智 Smart 聊天室
1. 每次見到我上網,媽媽就認為我浪費時間。我們經常為這個問題有爭執,我可以怎樣令媽媽明白我? 顯示答案
1. 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懂得自控和自律的人,能妥善分配學習、娛樂和休息時間。在上網之餘,也不影響日常生活。

2. 當父母嘗試和我們傾談的時候,應該把握機會向他們分享自己在網上需要做和喜歡做的事,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實際需要。制訂協議時,大家有商有量,主動講出自己的想法,也聆聽父母的意見。

3. 為自己訂立一些「暫停時間」,關掉電腦,將智能電話放在一旁。

4. 嘗試發展一些新的興趣,如果對運動或音樂有興趣的話,可以嘗試參與相關的課外活動。

5. 嘗試預留時間面對面與家人及朋友相處,大家聊聊天,或相約到戶外活動,一起發掘一些共同興趣。

6. 留意自己有沒有花費過多時間和注意力在電腦和智能電話上,影響了學業、日常生活或因無法上網而感煩躁不安。如有出現這些情況,就應該認真面對和處理。嘗試了解箇中原因,例如生活苦悶、學習困難、或是人際關係欠佳等,以助解決問題。有需要時可向父母、老師或社工求助。

插圖
2. 平日我最愛和朋友一起連線玩網上視像遊戲。有時一開始玩就停不了,因為一旦停止,就會前功盡廢,朋友也會責怪我。爸媽偏偏經常就在這些關鍵時刻叫我關機,實在令我覺得很心煩,我應該怎麼辦? 顯示答案
1. 可以嘗試心平氣和地與父母溝通,主動告訴他們有關你使用電腦的情況,甚至邀請父母試玩你喜歡的遊戲,讓父母了解多一點,同時也要嘗試聆聽父母的感受和憂慮。

2. 設下使用時限或利用限時軟件,有助避免過度使用電腦。也可向父母顯示自控能力,減少他們的擔心。

3. 有時可以對自己說:「再多打十分鐘便要停,我還有很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要做。」,也可以簡單直接地告訴朋友:「我要做功課了,下次再玩吧!」或「已經很晚了,我要去睡覺,我要關機了!」

4. 主動參與不同的活動去找尋樂趣。除了網上視像遊戲之外,打籃球、砌模型或看漫畫等,也是很好的消閒娛樂。

5. 不妨計劃去親身參與一些你希望嘗試的活動,為自己發掘一些新的興趣。也可以主動向同學提議參加一些健康而有趣的團體活動。

插圖
3. 我平日經常和朋友互傳短訊聊天,也喜歡在社交網站上留言。但我最近發現有些我和朋友之間的私人信息和秘密被人在網上流傳出去了,變成了「公開的秘密」,怎可避免重蹈覆轍? 顯示答案
1. 那些我們以為「只在朋友之間」分享的信息和照片,可能透過複製、分享或轉發,瞬間傳遍網絡而無法取回。這些資料可能在網上永久保留,或被廣大的群眾分享瀏覽。即使我們把已上載的資料刪除,但只要有人曾把資訊下載,這些資訊就會廣泛流傳,再也難以阻止。

2. 在網上發送任何資訊前,尤其令自己或朋友尷尬的敏感資料,必須深思熟慮,應該先問問自己:「為何要張貼這些圖文?」、「哪些人可能會看到這些內容?」或「其他人是否會誤解,或者利用這些內容作為攻擊的工具?」

3. 向朋友表明先要徵求你同意,才可上載或分享與你有關的相片或信息,反之亦然。

4. 要經常更新登入號碼,避免在網上公開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和地址,在使用社交網站時,應該提升私隱程度,避免個人資料被複製或分享。

插圖
4. 我在網上認識的「新朋友」想了解我多一點,又提議約出來見面,我應不應該答應? 顯示答案
1. 網上世界存在許多虛擬空間,難以分辨真偽;容易誤交損友,甚至被誘騙外出,受到傷害。我們不宜在網上結交新「朋友」,有些人可能會隱藏自己的真正身分,或以偽冒的身分接觸和認識我們。平時要多留意網上詐騙的新聞,提高警覺。

2. 對於網上遇到的陌生人要保持警覺,切勿回覆他們傳來的信息、與網友見面或與陌生人在網上聊天。

3. 不要在網上公開過多個人資料,這些資料容易被其他人濫用,日後也可能會被人利用為攻擊我們的工具,甚至損害我們的名聲。

4. 透過不同渠道結識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建立正常的社交圈子,多留意不同團體或學校舉辦的活動,例如義工服務、體育訓練、興趣小組等。

插圖
5. 有人在網上不斷散播一些中傷我的說話,又將我的相片「惡搞」之後放上網,令我覺得很困擾。我想知道這算不算是「網上欺凌」?我可以怎樣阻止? 顯示答案
1. 「網上欺凌」是指發生在資訊科技通訊平台上的欺凌事件,透過電郵、短訊、網頁或網上討論區等,發放侮辱性的信息或作人身攻擊。網上欺凌的信息除了文字之外,還包括照片、短片及聲音等使人感到尷尬或受威脅的信息。

2. 假如不幸遇上網上欺凌事件,我們絕不應該啞忍。應即時通知家長、老師或其他可以信賴的成年人,讓欺凌者知難而退,防止欺凌事件再次發生及蔓延。

3. 有需要時,可以聯絡互聯網供應商或流動電話供應商尋求協助;情況嚴重時,便需要考慮向警方舉報。

4. 我們應該保留欺凌者的信息作為證據,以便作出適當的跟進。

5. 面對欺凌者網上的攻擊,我們應避免繼續在網上作出回應或報復,以免進一步刺激對方的情緒,引發更多網上的人身攻擊。

插圖
6. 我曾經收過朋友傳來的影片,發現原來主角就是我的同班同學,他被人侮辱的片段不斷在網上流傳,變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我應該怎樣做? 顯示答案
1. 要明白欺凌行為並不是一時貪玩或是一般嬉戲的行為,要了解欺凌行為的嚴重後果和責任。透過轉寄或分享欺凌者所發放的信息,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加入了欺凌者的行列,間接助長了欺凌行為,後果可以很嚴重。

2. 在網絡世界裡,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就要怎樣對待人。我們應該避免轉發欺凌的信息或協助「人肉搜尋」,千萬不要助長別人的欺凌行為。發現其他人受欺凌時,不要火上加油,也不要袖手旁觀。在安全情況下要為他人挺身而出,舉報有關的欺凌事件。

3. 要尊重他人私隱,在未經同意之前,絕對不要把朋友的私人信息或資訊分享出去。

4. 一些廣泛流傳的消息未必一定是事實,就算是朋友傳來的資訊,我們也要小心判斷它的真實性。應該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網上資訊,透過查閱不同的資料來源,確認資訊的可信性,以免輕信謠言。

插圖
7. 對於一些看不過眼的事,我很想在網上表達不滿,批評一些討厭的人,將他們的醜事公開,讓全世界都知道。反正我不會用真名在網上發言,沒有人會知道我是誰,這樣做應該沒有問題吧? 顯示答案
1. 很多人以為可以在網上公開地或以匿名身分攻擊別人,也不會被人發現。他們在網上傷害別人時,往往因為看不到對方的反應而以為沒有嚴重後果,低估了自己所做的事對別人的傷害。也有一些人會認為自己只是和別人「開玩笑」,而且覺得「人人都這樣做」,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這些想法全都不是事實。

2. 學習尊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同時我們要明辨是非,不應作匿名或惡意批評。要善用在網上的平台,和別人有多些正面的互動和交流,以適當和負責任的態度,在網上發表個人意見。

3. 在傳送任何資訊前,先要考慮清楚後果,也要設身處地去想一想:「誰會收到這些惡意的批評?」或「看到中傷的說話會有多難受?」網上欺凌對受害者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情緒困擾,甚至產生自殺念頭,後果可以很嚴重。

4. 嚴重的網絡欺凌事件中,欺凌者往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刑責。警方可向網絡供應商調查有關的網絡地址及客戶資料,並以網上留言或討論區的內容,作為證據及進行起訴。

插圖
8. 最近有次我和網友聊天時,他突然提議和我視像對話,通話期間對方突然在鏡頭面前展露身體,並要求我跟他裸聊。我應該怎樣做? 顯示答案
1. 在網上要提高警覺,提防不良網友的騷擾。他們可能會嘗試取得我們的信任,然後要求交換裸照或一些帶有色情成份的信息。因此,切勿與陌生人聊天或作視像對話。

2. 向人展露身體重要部位,可構成犯法行為,並牽連刑事責任。遇到這些情況,受害人應該舉報。當然自己亦要小心避免上當,被攝錄而遭受要脅。

3. 如果有陌生人在網上接觸我們,或向我們發送信息,我們應小心提防,不要開啟他們傳送過來的資料或檔案,切勿回覆他們。

4. 面對不良網友的騷擾,要立即拒絕及封鎖對方的帳戶,並向父母或老師求助。

插圖
9. 我的同學說有些「精采」的網站介紹給我,當我上網一看,發現原來是一些色情網站,我雖然覺得有點難為情,又怕爸媽會發現,但我又覺得很新奇,很想繼續再看多一些。我想知道我這樣做是不是有問題? 顯示答案
1. 青少年對性充滿好奇,其實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網上色情資訊泛濫,長期接觸這些資訊,容易受到這些不正確的性知識和價值觀所影響,例如會扭曲我們對性的態度,或者會貶低女性。

2. 瀏覽色情網頁,有可能導致在現實生活中進行一些高危性行為,例如過早有性行為或性濫交等。

3. 我們應該遠離色情資訊,避免受不良資訊影響,也要學會以批判眼光看待色情資訊,分析和判斷內容是否正確或過分誇張。

4. 面對青春期的成長需要和困惑,我們要以適當的途徑獲取正確的性知識。假如對性有好奇或疑問,可以向父母、老師或社工提出,他們會樂意解答和提供指引。

插圖


下載
插圖(封面)